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
站内搜索
李向阳:互联互通将是当前最大产业机遇
作者:  来源:成都日报 2015年03月09日  时间:2015-03-11
 

 

  机遇

  成都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将直接受惠于这一重大战略,大幅缩短连接世界的时空距离,深刻改写自身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进一步从西部内陆城市转变为向西向南开放的支点城市,有力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成都若能根据“一带一路”的走向,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打造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作为合作平台,也将是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实现经济发展、产业提升的可为之处。

  产业

  成都作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地缘政治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轨道交通产业为重点打造成都经济转型品牌,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充分发挥“首位城市”“中西部城市群核心极”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正当其时。

  支撑

  以西南交大为代表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高校,以中铁二院为代表的设计单位,中铁二局、中铁八局为代表的施工建设单位,和中国南车为代表的机车车辆制造单位--从科技创新到人才培养到规划设计,再到施工建设和制造,这样一个完整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使得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具备了强大竞争力,加之成都大力实施的“交通先行”兴市战略以及对广大西部地区的强大辐射带动效应,都为轨道交通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物名片>>>

  李向阳,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国际经济学研究,先后著有《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前景》等学术作品,主持“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亚洲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WTO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等重大课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依托,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经济外交的新平台,对我国周边外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昨日,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新阶段后,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城市将面临“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更大机遇,西部城市加快国际化进程正迎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最佳契机。

  成都优势

  西部地区正面临

  改革开放以来最佳机遇

  所谓“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跨区域,而且跨国别,体量十分巨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两条经济大走廊。它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到目前为止,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大概经历了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前、南方谈话到中国加入WTO,以及入世后三个阶段,其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从区域发展看,作为开放前沿的沿海地区受益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发展则相对落后,”李向阳说,但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一带一路”战略将开放重点延伸到中西部广大内陆地区,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以海洋运输为依托发展对外贸易、拓展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模式,而以陆路为纽带,解决了对外开放的通道问题,这为西部地区缩小在前面30多年改革开放中的差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发现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2014年中国中西部经济增速是快于东部地区的,这表明‘一带一路’给这一区域所带来的红利已经开始有所显现。”

  成都机遇

  道路联通是优先

  产业发展要互补

  “一带一路”是以运输通道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多元合作机制为特征,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区域合作安排。“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道路联通是优先,铁路通是优先中的优先。

  “从国外来看,虽然现在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与我国都有铁路相连,但铁路级别较低,而现在沿线的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高铁,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建高铁的积极性非常高。”李向阳说,从长远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尤其应以高铁来联通,它不仅可以从基础设施领域为“互联互通”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西部城市的全方位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大推动作用,实现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的“走出去”。除此以外,“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成都若能根据“一带一路”的走向,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打造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作为合作平台,也将是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实现经济发展、产业提升的可为之处,“不过这种园区不能只简单把它理解为一个投资项目,而应注重双方的经济互补性,从全球范围,以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进行建设。”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