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战略
国际战略
站内搜索
从围堵政策看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以美国的军事外交为例
作者:赵祥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9-10  时间:2012-09-11
 

 

壹、绪论

 

       从欧巴马(Barack Obama)政府上台以来,便将外交重心着重在亚洲,其中又以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2009年于泰国宣布「重返亚洲」(The United States is back)的口号,确立美国新的四年外交战略的形成。然而,“重返亚洲”是什么样的外交战略?「重返」代表美国过去离开了亚洲吗?为什么要「公开」声明重返亚洲?这些都是笔者的问题所在。

本文以围堵政策为起点,再以新围堵政策-「围和」,以及因美中矛盾而产生的「中国威胁论」,观察重返亚洲战略的外交作为,进而分析其战略背景、目的、工具、计划及实践;另外也藉由探讨美国的地缘政治思想,理解美国的战略思维。

本文显示,欧巴马政府在亚洲的各项战略作为与马汉的海权思想,以及美国传统的围堵政策有关,事实上重返亚洲战略是围堵政策的演变,牵涉到外交、政治、军事、经济与心理等面向,而本文侧重在美国在亚洲的军力部署上,以限缩观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返亚洲以中国为核心,从其位置地缘放射至各个区域及国家,加强纵深及全面的政治链结,以重新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笔者期待此研究能藉由发现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基础,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台湾未来的政策选择以及亚洲政治的可预测性上能有所帮助,以供吾人继续关注东亚格局的变与不变。

 

贰、围堵政策的演变

 

一、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 -围堵政策

       围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是由乔治.肯楠(George Kennan)于1947年以「X」署名,投书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发表一篇名为「苏联行为的根源」(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的长电报而来,[1]其内容旨在对当时苏联的扩张提供美国的因应之道。该文认为应该对苏联采取长期、耐心但坚定、警觉的遏制,以克服苏联藉由共产主义为手段而不满足的扩张意图。这项战略成为美国于二战后的对苏政策的长期指导原则。[2]

       肯楠认为苏联对于西方的敌意来自于历史环境以及意识型态,导致苏联必须对外寻求扩张以其政权的不合法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而共产主义追求全世界扩张的意识信条[3]则与此不安全感相互连结,使对外政策倾向于不断扩张。因此围堵的目标是限制苏联扩张,并且防止苏联将共产主义推行至二战后士气凋敝的西欧及日本,美国藉由对西欧的长期援助使其恢复自信,也对日本实行以复苏为目的的占领政策。[4]除此之外,美国也藉由利用苏联与国际共产主义国家间的不和,减少苏联军力投射的范围,在东欧与民族主义抬头的共产国家合作,在中国松手避免美国介入中国,而留苏中之间彼此的龃龉。[5]

       围堵政策最终目的在于迫使苏联政权的本质趋向温和,或是导致崩溃,[6]这项政策也支配着美国长期的外交政策:从19471949年间,美国外交实行肯楠式的原型围堵政策,实行经济援助防止苏联势力扩张;19501961年则加强促使苏联卫星国脱离华沙公约组织的控制[7],同时以核威慑作为围堵的手段;19611969年着重在巩固同盟关系,采用减小核武器遏阻战争的依赖[8]19691977年,围堵的外交政策又回传统的肯楠原型,不同的是施行的手段为实用主义-屏弃意识型态的不同以求符合地缘利益[9]19771980年采取软硬两手的方式,即维持与共产主义国家的谈判以及强调人权的意识型态外交,但是融合两种风格的围堵政策无法形成连贯的战略而获致批评;[10] 19811988年重返意识型态的对抗,以「星战计划」作为新一波的军事竞赛下的围堵工具,将苏联划为「邪恶帝国」,但同时也继续进行核武裁减议题谈判。[11]19891993年,围堵政策正式以苏联的瓦解获致成功,[12]标志着围堵政策开始下一阶段的新形态。

       由上可得知,围堵政策在冷战时的发展有两种方向:以意识型态对抗的强硬型围堵政策,另外一种则为谈判与地缘考虑的和解(detente)型围堵政策。此外从卡特政府(1977-1981)以来,两种方式的同时实行开始见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尽管当时因为国内的问题而限制了行动的能力,[13]之后又重新倾向于强硬的里根主义,但仍是一种混合式的风格的尝试。

围堵政策作为一项冷战时美国外交政策准则,到1991年苏联瓦解,见证围堵政策成功且有效地实践。在两强对抗结束的后冷战时代,围堵政策已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生根,并且从强硬/和解两种风格转变成后冷战下的多元面貌,也因应原隐藏在两强对抗下的各项次冲突一一浮现的趋势[14]、以及美国独霸下的一超多强面貌。

二、新型态的围堵政策-多元性围堵的围和政策

在后冷战时代下,许多问题在区域及区域间发生,并借着全球化而威胁国际秩序。哈佛大学教授杭亭顿(Samuel Huntington)在其书,「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中写道:

冷战结束后粉饰太平的假像,很快证实使人对和谐产生幻觉……,冷战结束后的和平幻觉,也因无数种族冲突和「种族净化」而很快烟消云散。[15]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维护世界稳定成为其外交围堵的重点。从19932001年,美国身为世界唯一的超强单极,外交行为上展现议题性的围堵政策-防止种族冲突或国家暴力侵害人权[16]、促使国际共同防止核子扩散[17]、惩罚地区性的和平破坏国[18]、扩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影响力等。[19]美国新型态的围堵政策除了依议题施行外,也以地缘性围堵作为政策的新型态。[20]此外,围和政策也正好因应了中国威胁论(The China Threat Theory)的兴起。美国在后冷战时期失去主要匹敌的对手,中国遂成为下一个足以威胁美国的潜在强权,美国外交政策便延续着围堵政策。

       中国威胁论根据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认为潜在的霸权国会挑战现今的霸权国。[21]119901995年间,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迅速扩大。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35,35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22]而中国的军费在1993年是1988年的一倍,加以超过10亿庞大人口[23]、面积高达世界第三[24]、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潜在的发展中市场,使得中国有资格成为潜在的霸权国。此外,在1989年中国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后,美国舆论大肆报导下,对中国的印象从改革开放的期待改变为具排斥性的厌恶。[25]以上因素使中国威胁论成为美国外交圈中长期辩论的议题。

       在上述的时空背景下,对于中国政策的辩论在美国开始进行:遏止派认为中国试图恢复过去西方势力进入东亚前的领导地位,[26]因此必须防止中国重返地区霸权,而须和日本共同合作,成为战略上的三角关系;[27]另一方面,选择和中国合作的人则认为,遏制只会煽动中国的民族主义而招致紧张及敌意,甚至会爆发美国承担不起的大战,因此应该要将中国整合进国际体制,使其成为负责任的国家。[28]      1996年台海危机使美国对华政策转变,这也是在强硬的遏制与疲软的合作下所形成的第三种选择-美国必须保持军事和技术力量的绝对优势,同时将中国慢慢导入国际主流之中,以建立成建设性伙伴关系。[29]1999年由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提出围和(Congagement),结合围堵(Containment)与交往(Engagement),是强硬与和解并行的外交手段,目的在于预防潜在的对手展现敌意,试图以经济交往和军事外交围堵并行,而获致经济交往的贸易利益以及预防潜在对手扩展军事能力与外交影响力的威胁。[30]围和政策的出现与1996年的台海危机有关-柯林顿政府使用两手策略防止台海发生军事冲突,并对中国大陆[31]进行围和式的外交政策。[32]因此围和政策最主要在于保持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利益、吓阻可能产生的敌意以及对其强大后可能挑战美国的利益下进行避险(hedge)。其加大和中国在军事、经济及政治上的来往,一来可以向中国表示美国的意图与能力、二来可以了解人民解放军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两国之间领导阶层的个人关系之增长。

围和政策最大的特色在于,保持战略的模糊性-在现阶段不对中国的角色进行定位。如果中国倾向于更加合作,则是美国的伙伴;然而若中国的行为威胁美国的利益,则是美国的敌手。其具体作法,可就地缘性及议题性分为两类:

1.地缘性围和:

(1)加强和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防止中国成为区域霸主。

(2)扩大与日、韩军事上的合作。

(3)为解决南海的岛屿问题,和东南亚国协就政治、军事上合作。

(4)提供台湾自卫的武器,防止中国以既成事实( fait accompli)的方式行武力统一台湾。

(5)加强美国在东亚及东南亚的军事能力,譬如强化远程武器系统、与区域国家如菲律宾等进行联合演习。

2.议题性围和:

       (1)与同盟国家在西方军事武器上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

(2)批评中国的人权。

(3)与中国经济上互惠,保持最惠国待遇。

(4)促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改变它的对外政策。

从以上作法可以看出美国在东亚围和中国的外交行动,地缘性上偏向近中国沿岸的西太平洋采取军力威吓,在议题性上则以军事、意识型态、经济与国际规范来对中国进行避险的交往。然而随着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之后的布什政府(2001-2008)转移重心,地缘上聚焦在中东事务,[33]议题上聚焦反恐,因此使围和政策被迫暂时搁置。

 

叁、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分析

      

一、美国的地缘战略观

剖析美国重返亚洲的论述之前,我们该先对于美国的地缘战略思维有所了解。以下将探讨马汉的海权论,论述潜藏在重返亚洲战略下的基本战略思维。

       地缘政治学的二元理论分为陆权及海权[34],其中海权主导了美国海军建军的思想以及国家的发展。美国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Manhan)在1890年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一书,阐明成为海权国家的六项要素:地理位置邻近海上交通要道、自然结构拥有合适的海岸线及海岸地貌、人口及资源必须与国土面积合乎比例、拥有从事海洋相关事业的人民、民族的海洋特点、政府拥有成为海权国家的决心。[35]马汉在书中列举了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而在海上互相攻击,而攻击的方式便是控制海上航线,截断对手的贸易,而这一切又立基于拥有强大的海军以为战争实力。[36]由是之故,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介于太平洋与大西洋,绵长的海岸线,广大的领土、资源及适当数量的人民,热衷冒险与海外活动的民族特征,决心发展海军的政府意志,使得美国海军渐渐发展,支撑美国成为强大的海权国家。

       美国的地缘环境是个大陆岛,距离欧陆遥远,[37]加上独立之后周边无足够强大而与之竞争的国家,使得美国人有种与世隔绝的心态,以及美洲大陆是独厚于美国人的天命之感。美国透过买卖与战争获取土地:法国大革命时向法国买入路易西安那(Louisiana);中南美洲独立风潮时向西班牙买入佛罗里达(Florida);墨西哥独立时发动「美墨战争」,获得割地得克萨斯(Texas)、新墨西哥(New Mexico)、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南北战争后向俄国购入阿拉斯加(Alaska)。[38]当美国的领土从东岸到西岸时,领土两面面临大洋,使美国拥有了发展海权的地理位置。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16世纪时,大半的移民是西班牙人。17世纪时,企业开始征募新移民,绝大多数是英国人。18世纪时,德国移民开始迁往美国。1841年时,因爱尔兰发生大饥荒,上百万人迁移美国。1880年,因为美国的工业发展需求,迫使雇主大量从海外引进移民劳工。[39]移民使得美国的人口数大增,而大多数跨海谋生移民拥有冒险以及海洋性格,移民中也不乏与海洋相关的职业人员,因此美国即使位于广大的北美洲上,思想仍偏向往海洋发展。此外成千上万的移民也充足军队的来源,足以防御美国的东、西两岸连绵的海岸线。

       美国决心发展海军,以保护其海外利益,可溯及到美西战争。美国在南北战争后(1861-1865)确定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也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开始发展海权,但是美国政府基本上仍存续美国开国之初的孤立主义思想,[40]直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才坚定美国使用海军作为发展海权的决心。美西战争因古巴殖民地反抗西班牙殖民母国,挑动美国的门罗主义思想,加以美国的缅因号战舰爆炸事件,开启了两国的海战。西班牙于战败后将关岛、波多黎各割与美国,将菲律宾以两千万美元卖给美国,美国因此获得将国力伸出美洲、步向海权大国的海外殖民地。[41]

美国的海权思想,使它愿意以海军作为延伸国力确保海外利益,发展世界各地的军用基地,将军力投入世界各地。然而目前美国对于崛起的中国发展海军,事实上就是挑战美国的世界海权地位。也因此美国选择以地缘位置作为围堵,防止中国可能的海权扩张,这也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地缘思想因素。

二、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之动机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生成背景在于过去美国自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以中东事务为主的单边主义,过度地聚焦于中东地区,消耗了整体的国力,使美国自由使用的资源相对而言降低了不少。另外美国采取的单边反恐政策,导致美国的少了道德号召。[42]2008年时,美国的次级房贷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43]国内经济的重挫使得美国必须尽速自伊拉克与阿富汗撤军,减少花费在战争上的费用。另一方面,亚洲地区的经济成长强劲,[44]又以中国为其中最有潜力的东亚经济主体,扮演着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45]加之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与军费年年高升[46],使得东亚诸国在经济上依附中国,但在军事上则对中国产生顾虑。[47]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快速增加它在东亚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也相对弱化了美国的地区存在感,而使美国失去东亚影响力的寡占地位。中国的军事、经济力量所拉抬的国际政经影响力,隐然在东亚成为了区域领导者的影子,而美国却因国力衰减,予人一种霸权转移的印象。[48]

中国虽然在可见的未来上有能力挑战美国,但目前仍有段距离。[49]而在两方之间的观感中,彼此存在着互疑,[50]反映了两国在矛盾中的选择:美国面对影响力不止于亚洲的中国,体认到必须在全球领域与中国就重大议题进行合作,但是美国又对中国不断扩张的军力感到不信任,对中国可能损害到美国利益的行为预先设防[51],中国怀疑美国企图牵制或妨碍中国的崛起,持续对台军售,强化了对于中国的威胁感。[52]此矛盾使得美国学界再次进行讨论,也归结出美国对于中国进行避险(Hedge)的选择。[53]

以上梳理了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战略动机:美国的亚洲影响力下滑,以及国际舆论大肆宣称中国将超越美国、中国未来可能将成新的全球霸主,使美国面对权力天平的倾斜必须有所回应,因此重返战略变成美国经略亚洲的重要指南。

三、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之文本分析

       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欧巴马与希拉里于2007年先后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上的撰文。在欧巴马的「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Renewing American Leadership)一文中,强调要重新加强与亚洲盟国的关系、强化伙伴关系、及建构面对威胁和提升共同安全的制度。[54]同时要发展与东亚各国的双边关系,与崛起中的中国共同合作、也共同竞争[55],并呼吁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强权。另外希拉里的「二十一世纪的安全与机会」(Security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文写道:「我们必须找到替代性方法和澳洲、印度、日本,就彼此关注的事情上合作,保护全球能源供给,深化全球经济发展。」[56]尽管两人此时仍在争取竞选美国总统的提名,但从现时来看,重返亚洲战略的思想从该时便可见端倪。

       20097月,希拉里赴泰国参加东盟区域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时说:「美国回来了!(The United States is back)」,显示美国正式重新投入(Re-engage)亚洲事务[57]       201011月,希拉里再次撰文,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为题,将重返亚洲的策略说得更透,[58]将美国获得全球性领导地位的区域战略称作「前沿布署外交」(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以一种全范围的外交资产(asset)来进行六项行动:

       1. 加强双边安全同盟;

       2. 加深与崛起强权的合作(working)关系;

       3. 投入地区多边制度;

       4. 扩大贸易和投资;

       5. 铸造存有广大基地的军力;

       6. 促进民主和人权。

另外,文中也表明美国将建立和大西洋一样的制度;以美国与日本、韩国、澳洲、菲律宾和泰国之间的双边同盟为支点,遵守三项核心原则:维持和盟友在核心目标上的政治共识、确保同盟在应付新挑战和新机会上的灵活与适应、保证同盟的防卫能力和沟通基础,在可操作及物质上能够吓阻从国家到非国家行为者的挑衅。

       希拉里还强调,必须邀请亚洲的崛起国家共同形塑区域与全球秩序,强化美国参与下的多边机制。[59]而对应于亚太地区的高经济增长,美国的繁荣代表更大程度地强调亚太经贸的开放,因此她认为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将深化美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

       以上文本分析得知,美国藉由强化既有同盟关系、加深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军事互动,以塑造以美国为主导的地区及国际秩序。

四、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之意涵与架构

1.重返亚洲战略的意涵

前文从文本中概略地理解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但是如果要深入探讨其意涵与行为,便必须使用完整的分析架构。以下就法国战略家薄富尔(André Beaufre)对于战略的解释进行讨论,举其分析要素作为架构,来观察美国在重返亚洲战略上的意涵。

薄富尔在其书「战略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中写明,战略是一种「思想方法」,目的为整理事件,将其优先次序进行排列,再选择最有效的行动路线。[60]狭义上来说,它是运用军事力量以达到政策所确定之目标的一种艺术,广义上而言,它指一种运用力量的艺术,以使力量对政策的达成可以作最有效的贡献。然而两定义皆有不足之处,因此薄富尔对战略的定义为:「战略的本质是抽象的相互作用,为两个对立的意志使用力量来解决其争执时,所用的辩证法艺术。」[61]

由「思想方法」观察,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体现在外交政策上,而亚洲是其事件次序中较为优先的关注所在,其选择的最有效行动路线是「重返」。从战略的定义解释,是以美国一方为主体,与另一方相对形成了对立的意志,抽象互动下使用辩证法艺术。

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之意涵,在于以外交政策为主,着重亚洲并以「重返」行动的思想方法,透过辩证方式,与潜在霸权-中国形成两个对立的国家意志之间的互动。选择外交政策的原因在于,美国自后冷战的第一个十年内拥有全球无所匹敌的实力及领导地位,而这样的成就来自于围堵政策的应用,在意识型态上的获胜以及物质力量的独强使美国感受到「一个世界」的荣耀。[62]然而,在后冷战的第二个十年间,美国历经两场战争以及金融海啸,使得过往不可撼动的地位已然松动,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活跃,对于美国的复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63],再加上相对于美国实力下降时,中国综合国力进步神速,加深美国的不安感与危机感。因此「重返」行动,以围堵政策-美国成功独尊的外交政策,选择集中与亚洲进行全面性交往,防止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受中国的挑战而易主,并以固有的军事、经济、外交实力作为筹码,来重新满足美国继续领导世界的安全感,形成了对立的两国意志之互动。

2.重返亚洲战略的架构

       本文以薄富尔的分析-目的、工具及计划,[64]作为架构以观察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

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目的为恢复美国的东亚影响力,而采用过去的一种围堵与交往并行的新围堵战略,以地缘性与议题性向中国进行围和,进而形塑区域和全球的秩序。[65]另外,美国大张旗鼓地公开宣称重返亚洲,目的在于:一来稳定传统盟邦及对于中国崛起感到疑虑的东亚诸国之信心,二来也试图向中国宣示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与实力,三来以阳谋表示美国重新分配可用的资源,集中心力在亚洲的经营上,吓阻潜在的敌人[66]美国虽然表示要「重返」亚洲,然而事实上美国并未离开过亚洲[67]:其同盟、军事基地以及美国与亚洲的贸易都仍维持巨大的影响力。[68]

薄富尔将战略工具分为物质与精神两类。[69]就物质而言,美国现阶段尽管国力大不如前,但仍是世界首位的经济大国,[70]且在全世界遍布军事基地。[71]在精神方面,美国以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为尊,且拥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在道德上居有领袖地位。因此,美国可以透过军事演习来巩固军事同盟关系、藉由经济制裁惩罚破坏区域安定的国家、以民主与人权批评各国的威权政府、以及在联合国安理会上通过表决而获致国际合法性。

薄富尔举出战略计划中的三项要素:目标的重要性、行动自由的大小及资源使用的大小。[72]重返亚洲战略的目标为,在亚洲区域以再平衡(re-balance[73]作为重获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的重点,且对于美国恢复国内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美国现阶段是唯一政、军、经的世界霸权,同时对国际组织的参与度很高,外交上能以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建制其发挥影响力,尽管相较过去而言现有的影响力不再是独一无二,但其拥有的行动自由仍相当庞大,同时巨大的军力以及经济实力仍是极大的资源,可以作为吓阻或威胁的筹码。

五、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之分项与实践

薄富尔将战略分项为总体战略(Total Strategy)、分类战略(Overall Strategy[74]、以及作战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总体战略位于最上层,在政府直接控制之下加以指导;分类战略为第二层,分配工作并协调各种不同的活动;作战战略位于最底层,将观念与实践会合,并修正原有的假想,目的在于使分类战略的目标与技术或能力相配合,往指定的方向发展。[75]本文聚焦在美国的军事部署上,以观察美国的军事总体战略实践。

       美国依照地缘性将军力部署于亚太地区,对中国形成了同盟与伙伴关系的军事外交围堵。以此可以分为东亚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与北亚。

(1) 东亚与东北亚

i日本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自二战以来即相当紧密,双方在1960年签订了美日安保条约,因此具有同盟关系。在欧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希拉里于2010年时表态美日安保适用于钓鱼台列屿,[76]并且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演习,除因应中国军队频频穿越冲绳群岛外,也在于加强吓阻能力。[77]另外美国也针对中国的拒阻战略,重新部署美国在日本的军力,[78]并发展海空一体战,以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79]由于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宿怨,中国年年上升的军费及活动邻近海域的频繁,[80]使得美国得以藉日本恐中的心态重新强化美日共同防堵中国的战略。此外,两国的联合军演常态性与澳国合作,[81]给与日本二战后非战宪法的框架下许多突破的空间。

ii韩国

       美国在朝鲜战争停火后,于1953年与韩国签定美韩共同防御条约,[82]美军依此驻军韩国,目前约驻扎28,500军队。[83]欧巴马政府上台后,因应朝鲜的军事挑衅,可能加强在韩国的飞弹防御系统。与朝鲜的分裂现状以及不定时的紧张状态,给与美国利基继续将军力部署在朝鲜半岛,监督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威胁,同时也以联合军演展示美国武力以及心理震慑效果。[84]

iii台湾地区[85]

       美国与台湾的关系友好,尽管在断交之后亦复如此。1979年的台湾关系法给予美国保障台海的稳定及军售台湾的法律效力。[86]2010年美国宣布64亿美元的军售案,除加强台湾成为美国战略前缘、监测中国军事的能力,[87]还作为与中国就重要的世界及区域议题进行交涉时的筹码,此外台湾也更加依赖美国,而使美国能保持其影响力。但是美国仍遵守基本「一个中国原则」,不踩中国底线,却又能尽量维持美国在台海的利益。

iv中国

       美国与中国从2009年以来进行共4轮的战略与经济对话,进行建立高层互信、扩大经济问题合作、沟通两国之间存在的经贸障碍、讨论区域安全如朝鲜问题、讨论非传统安全如全球暖化而导致的气候变迁,美国也藉由对中国人权的批评,使周边许多民主国家因为意识形态之故,怀疑中国的威权政府及其军事意图。[88]美国对于中国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是观察、督促、合作的交往态度,另一方面则未雨绸缪,防止可能的军事冲突。

       以上可以得知,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主要以日本为「攻」,韩国为「守」。美、日、澳三国的共同军演,以及在日后可能将美、日军演扩大至菲律宾,[89]使得日本在东亚将成为与美国共同维护区域稳定的盟友;至于韩国,因为其地理位置近中国,加上明显的外敌朝鲜不时骚扰,美国仍以惯例的军事行动,以不挑起战火却能有效威吓朝鲜为目的。依照上述趋势,未来美、日、韩可能会改采多边军事合作,[90]往美国主导的军事建制下发展。

(2) 东南亚

i. 泰国

泰国由于意识型态之故,在中南半岛是美国最好的着力点。美国与泰国的关系相当紧密,1954年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散的可能性,与泰国、菲律宾等国签订「东南亚条约」,开始在泰国驻军。1962年的「泰美外长联合声明」,[91]大幅增加美国在泰驻军。两国从1982年以来每年皆举行军事演习,而自从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后,军事演习年年升级,在2012年举行了亚太地区最大规模的军演,[92]除此之外,也扩大军事合作的范围,例如修建太空监控站,[93]而泰国位于半岛的中央,相当适合发展军事监测能力。

ii. 新加坡

       911事件后,新加坡与美国共同合作反恐,关系渐趋紧密。在欧巴马上台之后,美国积极在新加坡加强军事合作。除部署新加坡常态性的军舰外,还加大与新加坡的联合军演。[94]此外美国已经与新加坡展开战略伙伴对话,提升星国的战略地位。[95]

       新加坡因为地理位置良好,控制了关键的马六甲海峡最狭窄之处,扼住战略物资的航道路线,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石油来源,那也是中国的马六甲困局。[96]美国在新加坡驻军可以强化快速反应周边情势的速度,也能在危机爆发时有效利用前沿基地,与菲律宾形成犄角位置。

iii菲律宾

       由于美国与菲律宾曾是殖民母、属国关系,这层历史因素使得美菲外交比起其他东南亚国家来得密切。1951年,美国与菲律宾签定「美菲联防条约」,自此美国得以驻军菲律宾,成为其反共前缘。尽管在1992年美军撤出菲律宾,但也因此得到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在战略位置上更显得有利。另外2012年美国与菲律宾即就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岛屿争端,做出军事合作:重新恢复美国驻菲军队,以及开始联合军事演习。[97]

       美国重新获得菲律宾,在战略上可以北牵制共军在台海的军事计划、西则预防中菲冲突扩大后,美军能够第一时间介入。 但是在菲律宾的驻军,象征意义来得更大,因为是种可以稳定南海局势的力量,同时更便于保护美国在南海上自由航行的利益。

iv马来西亚

       相较于前述东南亚国家而言,美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较为冷淡,因为马来西亚政府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但是在欧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军已有序的撤兵伊拉克,[98]加上中国在南海上的态度日趋强硬,以及航空母舰开始进行训练,[99]美国开始与马来西亚修补关系,并且开始和美国进行联合军演。[100]

       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可以监控安德曼海(Andamant Sea),使得中国在能源输入上更添一层风险。此外马来西亚北部是南海,美国

和马来西亚的军事合作在未来可能扩大为建构军事基地,加强菲、马、星三国之间的美军基地伞的态势。

v越南

       美国因为越战,和越南之间有历史的包袱,加上越共和中共仍是意识型态相近的政府,对于越南存有怀疑。然而随着中国加强海军力量,越南因和中国有主权争端,导致两国无法信任彼此,因此越南与美国的军事接触也越来越频繁。美国在2010年派遣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访问越南,[101]国防部长帕内塔(Leon Panetta)访问越南时,交换双方士兵在越战时遗留的遗物,[102]象征美国将扩大与越南的军事往来。

       越南是中国的传统盟邦,因此美国与越南的修好给与中国心理震撼相当于思想奇袭。由于越南对于中、菲在黄岩岛上的军事对峙,以及中国不惜动武的态度感到疑惧,美国也得以利用中越之间的矛盾,布局东亚。另外越南拥有金兰湾天然良港,港深且位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水路上,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军事基地。

vi 缅甸

       因为缅甸过去因人权记录而被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孤立。1988年缅甸发生军事政变,随后军政府拒绝承认当时的选举结果,因此美国对其施行制裁。但是在2011年,希拉里首次出访缅甸,加强双方对话;2012年美国正式派驻大使赴缅,恢复两国外交关系。[103]

缅甸受到中国的影响很深,再加上其受到国际孤立,因此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影响力。在此层面之下,缅甸渴望寻找另一势力足以平衡对中国的依赖,也因此美国掌握了此契机,恢复外交关系后的下一步,可能为扩大与缅甸的军事交流。美国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如同越南一般,对中国有着心理震慑的效果。

vii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穆斯林民主国家,但是美国自从进军伊拉克后,印度尼西亚国内的穆斯林反对势力对美国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使印度尼西亚难以全力配合与美国反恐。在欧巴马上台后进行的亚洲访问时,美国开始大力着手与印度尼西亚修补外交关系,并在2010年签订了「全面伙伴关系协议」,加强各方面的紧密程度。[104]然而,印度尼西亚在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态度上显得暧昧不明,一来中国的海军军力增强,使得印度尼西亚与其他国家在南海议题上对中的恐惧渐增,另外美国驻军澳洲及军事演习,更挑动了印度尼西亚的地缘敏感性,使得印度尼西亚提出警告。[105]

印度尼西亚在地缘上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共管马六甲海峡,因此在能源航道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群岛的国土特征也使得其战略上易守难攻,也适合船只的隐蔽与运补。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属于美军战略上的中间地带,界于澳洲、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连绵的国土使它包覆着南洋群岛,是美国重要的围堵纵深地带。

美国在东南亚采取利用中国军力增强所产生的恐中心理,掌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使得美国得以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进行平衡。从美国在受中国传统影响力的国家上进行外交突破,可以观察未来美国是否可能与寮国与柬埔寨是进行任何的政治接触。

(3) 南亚

i印度

       冷战时期,在美苏两强对抗下,印度选择与苏联靠近,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对于美国来说仍多限于经济援助以及投资活动。但是在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开始拉拢印度,签定多项军事合作协议,以集中心力在全球反恐上。[106]

       在欧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更加强与印度合作。2009年美印举行军事演习,[107]加强演习规模,随后每年提高军事演习的规模;2012年美国国防部长访问印度,强调航海安全与自由航行的重要,与印度形成战略伙伴。[108]

       印度是南亚大国,在全球格局上也是潜在霸权。但是因为它与中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加上两方曾经发生过边境冲突,使得中、印关系始终不友善。面对中国的崛起及军事现代化,印度不安的心理加上美国的意图,因此与印度在战略上形成利害一致。[109]印度东拥孟加拉国湾、西向阿拉伯海、南边则是广大的印度洋,而周围的国家都无法在区域上挑战印度使用大洋的权力。印度北部与中国的西藏接触,加上藏独势力及历史的边界纠葛,使得美国将印度纳入围堵中国的行列。

ii巴基斯坦

       美国在小布什时期为了反恐而向巴基斯坦借道攻打阿富汗,但是由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躲匿许多恐怖分子,北约于2011年误炸了巴基斯坦士兵,造成两国关系臻至冰点。[110]而现阶段美军计划撤军,但与巴基斯坦政府在过境问题上仍尚未成功处理。[111]

       巴基斯坦向来与印度不睦,两国为了克什米尔领土问题发生过三次战争,另外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友好,因两国共同认知印度的威胁。巴基斯坦位置在东方是印度、西方是阿富汗及伊朗,南边是阿拉伯海,北边则是与印度的争议区,显示出巴国战略地位的优良。尽管如此,巴国跟美国的合作前景并不乐观,在未来成功撤军阿富汗后,美国要继续与巴国有突破性发展则较为困难。

       美国与印度合作,在军事部署上更利于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巡弋,且对相对削减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而巴基斯坦则是美国必须妥善处理,以成功撤军阿富汗,完成其军力转移至东亚的目的。尽管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关系密切,但是美国以印度的战略位置,牵制中国在孟加拉国及巴基斯坦的战略合作。

(4) 中亚

i 阿富汗

       自从911事件以来,美国进军阿富汗,并且在阿富汗停留至今。在美国成功击杀基地组织首脑-宾拉登(Osama Bin Laden)后,[112]加上以扶植亲美的阿富汗政府,因此美国将配合重返亚洲的战略,重新调整军力部署。自欧巴马上任以来,宣布将在2012年撤军,[113]但是此一计划持续延迟。[114]尽管美军计划撤离,但在未来仍会留下军官参谋团,[115]协助阿富汗训练反恐军队。

       阿富汗在地缘上东边与中国接近,西边则与伊朗接壤,北方为中亚五国,南方则是巴基斯坦。因此美国在阿富汗选择保留军事参谋团,可以牵制伊朗与中国。然而美军在阿富汗的失控暴行,[116]却是美国在阿富汗计划中的一大变因。

ii 中亚五国

       美国宣布全球反恐后,开始对阿富汗周边国家进行军事基地的部署,陆续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及土库曼租用或建设基地。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正好因势利导,继续使用中亚五国的基地。然而吉尔吉斯已要求美军2014年撤离吉国境内。[117]另一方面,中国、俄国及中亚五国在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彼此的关系。中亚向来是俄国的势力范围,而中国使用经济实力让中亚国家乐于合作。因此在成功撤兵阿富汗后,美国在中亚的军事部署可能也面临着必须离开的问题。

       阿富汗和中亚五国,是美国目前可以监控中国在新疆的军事行动以及武器试验的重要战略位置。美国在整个中亚可以对中国及俄国的合作带来压力,并且在中国与俄国的能源输送上造成不安感。[118]而中国新疆与中亚接壤,疆独势力在中国当局镇压下可以躲避中亚,是中国防独的不稳定因子。因此中国将持续加强与中亚的合作,而美国在中亚,未来是否能继续保持军事基地则有变量。

(5) 东北亚

i 蒙古

       蒙古在冷战时属于苏联阵营,因此与美国关系不友好。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与北约试图拉拢蒙古,[119]而近期蒙古更以伙伴关系赴北约峰会,对于中、俄两国造成压力。[120]蒙古的地缘位置处于中俄之间,东、南、西各接中国的东北、内蒙古以及新疆,若北约未来东扩至蒙古,则相当于美国的势力进入中俄之间,且能够同时监控中国与俄国的军事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在此区的已经有其影响力,因此美国将影响力扩大至蒙古将对中、俄两国造成巨大心理冲击。然而上合的势力范围构成蒙古的孤立,因此不难发现蒙古寻求与美国及北约合作,在于突破中俄两强的包围。

ii 俄罗斯

       美俄关系在冷战结束后一度转好,老布什鼓励俄国进行民主改革、给与俄国经济援助。但是在叶尔钦时代的俄国,经济却不见起色,[121]加上旧苏联时代的加盟国纷纷独立,使得俄罗斯怀念过去强国的光荣。[122]2001年后普丁与小布什共同就反恐战略上合作,但是俄国却渐渐倒退回威权政府,并且排斥美国以军事行动推广民主制度的作法,而与中国进行较深的合作。[123]

       欧巴马政府上台后,美俄关系并未转趋良好。两国元首互相缺席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 summit)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在重要的国际议题上,美国与俄国就叙利亚议题相互对立,在制裁伊朗的态度上也不一致。[124]在美国重返亚洲下,俄罗斯也计划向东亚发展,并成立「远东开发部」,并且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全方面深化战略伙伴关系。[125]

       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除了围堵中国以外,也在于防止俄罗斯重回冷战的对抗型外交政策,然而美国的战略部署却加深了俄罗斯及中国的不安感,促使两国相互靠近,而成为世界上非美阵营的最大势力。美国和北约与蒙古接触,可能使中俄在未来将以上合的军事活动作为平衡,如同中俄的黄海军演之于美韩的黄海军演一般,而这会更加恶化两方势力的对抗。

(6) 小结

       美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南亚的军事部署对于中国产生了C 型包围,而连结到中亚以及蒙古,形成了O型包围。[126]然而不论是C型或O型,美国的的军事部署在态势上已经重返亚洲,美国在周边国家建立的反导弹系统,也因应了中国发展反舰飞弹的拒阻战略。未来美军计划将全球六成的海军力量投入在亚洲,[127]强化岛链的军力,同时也完成其战略东移的计划。这样的态势使得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较量将不断上升。

 

肆、结论

 

       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从地缘上的部署仍能看出冷战的遗绪,围堵中国的方式雷同于肯楠时代的围堵政策,尤其在于军事外交方面更是显著。然而和冷战仍有不同,美国在军事领域外,不仅选择与中国接触,也试图理解中国的战略意图,同时企图将中国的行为导向为符合美国的利益之对外政策。

       美国选择使用「重返」,不在字面上的实质进入亚洲,因为美国的影响力并未离开过亚洲,但是相对过去来说,美国的影响力却又大不如前,因此词汇的选择暗示着美国企图恢复过去亚洲优势的影响力。

       希拉里公开宣示重返亚洲的政策,给予亚洲国家保证与吓阻的意味-向不安中国崛起的同盟或非同盟的国家保证,美国愿意重新关注亚洲,也吓阻中国崛起的国力所可能造成的军事行动

       最后,从军事部署上,暗示了美国从围和政策的改向-更为倾向传统的围堵政策,也间接显示美国主政者渐渐将中国当作威胁。甚至不避讳的,美国已有文件表显示围堵中国,[128]而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很大程度决定美中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对于生活在台湾的我们,不得不持续关注此一发展,并且未雨绸缪,思考我们能应对的方法。

 

注释

[1]X,“The Source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XXV (July 1947).

[2]約翰.加迪斯著,時殷弘、李慶四、樊吉社譯,遏制戰略:戰後美國國家安全政策評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頁362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248-307

[4]前引書,頁33-37

[5]前引書,頁3740-45

[6]Robert J Art著,郭樹勇譯,美國大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55

[7]約翰.加迪斯著,時殷弘、李慶四、樊吉社譯,前引書,頁136

[8]前引書,頁226-227

[9]前引書,頁292-295

[10]前引書,頁366

[11]宋文明,當代美國外交政策,(臺北,宋氏照遠出版社,2003),頁295-297327

[12]布里辛斯基著,高德源譯,美國的危機與轉機(臺北:左岸文化,2008年),頁16-17

[13]當時的美國對外高度依賴能源,以及高通貨膨脹率等問題。參考約翰.加迪斯著,時殷弘、李慶四、樊吉社譯,前引書,頁368

[14]布里辛斯基著,林添貴譯,大棋盤(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頁257。布里辛斯基在書中舉出種族及宗教的對立衝突、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與防止的衝突等。

[15]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6), pp.31-32.

[16]蔡育岱,中西近代外交史,(臺北:鼎茂,2009年),頁119

[17]布里辛斯基著,高德源譯,美國的危機與轉機(臺北:左岸文化,2008年),頁32-33112-118

[18]布里辛斯基著,前引書,頁75-79。例如1993年的波斯灣戰爭與1999年的北約轟炸前南斯拉夫。

[19]布里辛斯基著,前引書,頁119-124

[20]圍和也可稱作圍交,但筆者在此使用圍和,表示融合強硬與和解兩類圍堵政策所形成的一種新型態外交圍堵類別。

[21]John Mearshie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375-376

[22]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頁1028

[23]「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況」,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1c/d0404c.htm.

[24]「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6/15/content_18252.htm.

[25]廖高賢、石之瑜,似曾相敵-天安門事件後在美國與台灣的中國印象,(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9年),頁192

[26]Emma V. Broomfield, “Perceptions of Danger: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no. 12 (May 2003), pp. 267-268.

[27]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 (March/ April 1997), pp.31-32.

[28]徐中約,前引書,頁1033-1034

[29]徐中約,前引書,頁1035

[30]Sweet and Sour Recipe for a New China Policy, Rand Corporation,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andreview/issues/rr-winter-00/sweet.html

[31]為行文便利,以下簡稱中國,但不涉及任何意識型態。

[32]蔡育岱,前引書,頁119

[33]布里辛斯基著,前引書,頁155-164

[34]徐斯儉、楊念祖,徐斯儉、楊念祖,「地緣政治與中共對美國之外交戰略」,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頁5

[35]Alfred ThayerManhan著,范利鴻譯,海權論: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頁45-77

[36]Alfred ThayerManhan著,前引書,頁30-3395

[37]蔡東杰,西洋外交史增修版,(台北:風雲論壇,2006年),頁280

[38]國立編譯館,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第四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頁53-60

[39]艾倫.亞瑟羅德著,賈士蘅譯,美國史-深入淺出普及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256-257

[40]蔡育岱,中西近代外交史(台北:鼎茂圖書,2009年),頁33

[41]艾倫.亞瑟羅德著,前引書,頁271-273

[42]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就共花了7150億美元,中國新聞網,201015日,http://www.chinanews.com/gj/gj-zd/news/2010/01-05/2055531.shtml。另布里辛斯基認為正當性及道德定位是美國的軟性權力的來源,卻因為伊拉克戰爭而使國際社會對美國產生質疑。參考布里辛斯基著,前引書,頁32-33112-118

[43]Andrew Ross Sorkin,“Lehman Files for Bankruptcy; Merrill Is Sold“ in Asia,”The NewYork Times”, 14 September 2008,.

[44]亞洲國家從1980年以來至2009年為止,國內生產毛額增長了7.5倍,來到24.5兆美元。參考“AD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sian Development Bank,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2010/economics-wp220.pdf.

[45]中國每年的經濟成長為10%2008年的經濟規模是1978年的30倍。”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2010/wp10165.pdf.

[46]“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2011_cmpr_final.pdf.

[47]中國與週邊國家有許多領土上的爭端:東海與日本有釣魚台、專屬經濟區的爭執,南海上與越南、菲律賓、汶萊、印尼與馬來西亞對立,印度邊界的劃定不明。參考新華網,2012330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globe/2012-03/30/c_131490095.htm.

[48]張雨寧,「崛起中的中共:以權力轉移理論為核心的探討」,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硏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頁79-84

[49]2010年來看,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是6.989兆美元,美國是15.06兆,而世界總值共70.16兆。“Field Listing: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195.html?countryName=&countryCode=&regionCode=%3E;依軍事費用來看,中國是1190億美元,美國是6980億,世界總值共1.63兆。“SIPRI Yearbook 2011”,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http://www.sipri.org/yearbook/2011/files/SIPRIYB1104-04A-04B.pdf目前美國和中國各佔據兩項的世界排名第一、二位,但以總值的比例上,美國仍是遠遠超過中國。

[50]王緝思,李侃如,中美戰略互疑:解析與應對(北京: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012年),頁5。文中稱為戰略互疑(Strategic distrust)。

[51]美國從2000年開始每年發表中國軍力報告,對於中國的軍力明顯超過其台海戰略所需,因此無法確定中國的真正意圖,其中在歐巴馬政府上臺後,美國對於中國快速現代化的軍備感到戰略不確定。王緝思,李侃如,前引書,頁19;另參考“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2011_cmpr_final.pdf.

[52]王緝思,李侃如,前引書,頁ix; 41

[53]美國認為中國目前仍未對美國產生立即且明顯的威脅,但是中國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審慎防範其成為敵對的勢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便是有備無患的避險戰略。可參考Brock Tessman and Wojtek Wolfe, Great Powers and Strategic Hedging: the Case of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13, No.2 (June 2011), pp.215-241.;Thomsa J. Christensen,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Summer 2006), pp. 81-126. ; Aaron L. Friedber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Fall 2005), pp. 7-45.

[54]Barack Obama, “Renewing American Leadership,”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07), p. 11.

[55]Ibid., p. 12

[56]Hillary Rodbam Clinton, “Security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07), p. 14.

[57]Robert Burns,“Hillary Clinton declares the U.S. 'is back' in Asia,”The China Post”, 22 July 2009.

[58]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page=0,6.

[59]文中提及如ASEANAPEC等。

[60]薄富爾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臺北:麥田,1996年),頁16

[61]薄富爾,前引書,頁25-27

[62]布里辛斯基著,前引書,頁22-2326-27

[63]許哲維,「美國於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之角色:以霸權穩定理論解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頁35-38

[64]薄富爾,前引書,頁27-36

[65]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page=0,6.

[66]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412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0/7/1/8/10207186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071860.

[67]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認為,事實上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亞洲。人民網,20111125日,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6393557.html;另外Henry Kissinger也認為美國一直都在亞洲,稱不上「重返」。見中央電視台,2012113日,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201/4aeaed3a-272e-4b04-a017-a01daee68504.shtml.

[68]在亞洲的同盟有日本、南韓、菲律賓,參考Cheng-wuei Lee, American Hegemony and China in East Asia, (MA.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008), pp.76-80; 90-94. 軍事合作則在日本有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南韓是美國最大駐軍地,新加坡、泰國各有小部分軍隊,以及巡航大洋的第七艦隊。參考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20047),頁17Cheng-wuei Lee, Ibid, p.81.經貿上美國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東亞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為主。參考許哲維,「美國於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之角色:以霸權穩定理論解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頁39-41

[69]薄富爾,前引書,頁29

[70]美國中央情報局估計,美國2011年國內生產毛額為15.04兆美元。參考”Field Listing: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01.html.

[71]“Permanent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Australia”, Activist Post, http://www.activistpost.com/2011/11/permanent-us-military-presence-in.html.

[72]薄富爾,前引書,頁31-32

[73]見美國國防部部長潘納坦( Leon Panetta)在新德里發表的談話。”Panetta Says U.S.-India Relations Must Deepen, Grow for Pea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6636.

[74]書中指得為軍事、政治、經濟或外交等總體戰略之某一領域的全部,故譯者翻譯為分類戰略,以避免混淆。

[75]薄富爾,前引書,頁25-36; 38-41

[76]自由時報,2010924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24/today-fo5.htm.

[77]旺報,20101214日,http://tw.news.yahoo.com/%E7%BE%8E%E6%97%A5%E6%9C%80%E5%A4%A7%E8%BB%8D%E6%BC%94-%E5%81%87%E6%83%B3%E6%95%B5%E6%98%AF%E4%B8%AD%E5%9C%8B.html.

[78]BBC中文網,201228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08_japan_okinawa_guam.shtml

[79]“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defense.gov/qdr/qdr%20as%20of%2029jan10%201600.PDF;另參考Rep. J. Randy Forbes, Americas Pacific Air-Sea Battle Vision, The Diplomat, March 8, 2012, http://the-diplomat.com/2012/03/08/americas-pacific-air-sea-battle-vision/.

[80]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59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0/1/6/102101636.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2101636&mdate=0509080217.

[81]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525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0/5/102120588.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2120588&mdate=0525121025.

[82]“The ROK-US Mutual Defense Treaty”, Embassy of Republic Korea in the USA, http://www.koreaembassy.org/bilateral/military/eng_military4.asp.

[83]“Briefing by Defense Secretary Gates and ROK Minister Lee”, America.gov, http://www.america.gov/st/texttrans-english/2008/October/20081020121847eaifas0.7119104.html.

[84]BBC中文網,2012227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27_us_skorea_drill.shtml.

[85]此處以台灣代稱中華民國,不具有任何意識型態因素,惟行文方便使然。

[86]「台灣關係法」,美國在台協會,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87]「台美軍事合作的挑戰與契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3/7673.

[88]新華網,201255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5/05/c_123080811.htm.

[89]星洲日報,2012426日,http://www.sinchew.com.my/node/245073.

[90]今日新聞網,2012510日,http://www.nownews.com/2012/05/10/91-2812534.htm.

[91]全稱「泰國外交部長他納•科曼同美國國務卿迪安•臘斯克聯合聲明」,新華網,2012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3/c_122651400_3.htm.

[92]華夏經緯網,201228日,http://big5.huaxia.com/thjq/jswz/2012/02/2743017.html.

[93]泰國世界日報新聞網,201266日,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2/0606/article_96274.html.

[94]新華網,20124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2-04/07/c_122939439.htm.

[95]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120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9/8/6/7/101986792.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986792.

[96]徐斯儉、楊念祖,前引文,頁14-18

[97]人民網,201215日,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57278/16957840.html;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8212/191606/242360/index.html。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613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8/2/102128237.html?coluid=93&kindid=7950&docid=102128237.

[98]北美網,20111219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singtao/20111219/09302998906.html.

[99]鳳凰網,2011811日,http://v.ifeng.com/v/201108101339/index.shtml#0358fc15-995c-4a5a-a010-1b98f427df04.

[100]新華網,20111126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1-11/16/c_122286467.htm.

[101]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815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2/5/101412590.html?coluid=137&kindid=4701&docid=101412590&mdate=0815000928.

[102]Voice of America, June 4 2012, http://www.voanews.com/content/former_foes_vietnam_us_ramp_up_defense_ties/1146981.html.

[103]BBC中文網,2012518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5/120518_us_burma_ambassador.shtml.

[104]中國新聞網,20101110日,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focus/obamayz/11088619/20101110/16234169.html.

[105]新唐人新聞台,20111117日,http://www.ntdtv.com/xtr/b5/2011/11/17/a618925.html.-%E7%BE%8E%E8%BB%8D%E9%A7%90%E6%BE%B3-%E5%8D%B0%E5%B0%BC%E8%AD%A6%E5%91%8A.html.

[106]中國新聞網,2009622日,http://www.chinanews.com/gj/gj-gjxqdb/news/2009/06-22/1743794.shtml.

[107]新華網,200910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3/content_12222112.htm.

[108]國際日報,2012614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628183。另參考” Panetta to Travel to Singapore, Vietnam, Indi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6454.

[109]中時電子報,2012611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061100388.html.

[110]新浪網,20111222日,http://news.sina.com.cn/w/2011-12-22/223123678688.shtml.

[111]新華網,2009612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12/c_123271308.htm.

[112]“Osama Bin Laden, al-Qaeda leader, dead - Barack Obama”, BBC,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3256676.

[113]“Obama announces Afghanistan troop withdrawal plan”, CNN, http://articles.cnn.com/2011-06-22/politics/afghanistan.troops.drawdown_1_afghanistan-drawdown-surge-forces-president-barack-obama?_s=PM:POLITICS.

[114]20125月份最新消息為,預計2014年底前撤軍完成。參考人民網,2012528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12/c_123271308.htm.

[115]美國之音,2012614日,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article-20120528us-afghanistan-pakistan-155045915/1147905.html.

[116]例如殘殺婦孺及焚燒可蘭經。新華網,20123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3/14/c_122833033.htmBBC中文網,2012222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22_afghan_koran.shtml.

[117]“Kyrgyzstan wants out of manas in 2014”, Rianovosti, http://en.rian.ru/mlitary_news/20120220/171419840.html.

[118]楊開煌,「地緣政治與中共對中亞之外交戰略」,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頁208-214

[119]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41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8/6/1/10128616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86162.

[120]“NATO’s relations with partners across the glob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http://www.nato.int/cps/en/natolive/topics_49188.htm.

[121]布里辛斯基著,美國的危機與轉機,頁72-73

[122]布里辛斯基著,大棋盤,頁125-133

[123]布里辛斯基著,美國的危機與轉機,頁191-193

[124]新華網,20125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23/c_123181564.htm;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2613日,http://chinese.wsj.com/big5/20120613/baf144221.asp.

[125]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527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0/3/102120393.html?coluid=93&kindid=2777&docid=102120393;新華網,2012615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05/c_112127447.htm.

[126]C型包圍可參考,中國新聞評論網,201081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4/0/101414052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414052&mdate=0814091839O型包圍可參考,人民網,2010813日,http://gs.people.com.cn/GB/188868/12438940.html.

[127]新浪網,201069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military/sinacn/20120609/19193456128.html.

[128]“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另參考新浪網,201266日,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2-06-06/173561770571.html.

 

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籍

(1)王缉思,李侃如,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北京: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2年)。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布里辛斯基着,林添贵译,大棋盘(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

(4)布里辛斯基着,郭希诚译,美国的抉择(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

(5)布里辛斯基着,高德源译,美国的危机与转机(台北:左岸文化,2008年)。

(6)艾伦.阿瑟罗德着,贾士蘅译,美国史-深入浅出普及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

(7)宋文明,当代美国外交政策,(台北:宋氏照远出版社,2003)。

(8)约翰.加迪斯着,时殷弘、李庆四、樊吉社译,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9)美国国防部着,国防部史政编译室译,2010年美国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台北:史政编译室,2010年)

(10)马丁.贾克着,李隆生、张逸安译,当中国统治世界(台北:联经,2010年)。

(1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2)。

(12)徐斯俭、杨念祖,「地缘政治与中共对美国之外交战略」,中华欧亚基金会编,地缘政治与中共外交战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

(13)杨开煌,「地缘政治与中共对中亚之外交战略」,中华欧亚基金会编,地缘政治与中共外交战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

(14)国立编译馆,高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第四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

(15)刘复国、吴士存编,2010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2011年)。

(16)蔡东杰,西洋外交史增修版,(台北:风云论坛,2006年)。

(17)蔡育岱,中西近代外交史(台北:鼎茂图书,2009年)。

(18)薄富尔着,钮先钟译,战略绪论(台北:麦田,1996年)。

(19)Alfred ThayerManhan着,范利鸿译,海权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0)Robert J Art着,郭树勇译,美国大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John Mearshiemer着,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二、中文期刊

(1)邱坤玄,「中共对冷战后美日关系的认知与新安全观的形成」,东亚研究,第35卷第2(20047)

三、中文学位论文

(1)张雨宁,「崛起中的中共 :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核心的探讨」,国防管理学院国防决策科学硏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许哲维,「美国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之角色:以霸权稳定理论解释」,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四、中文网络数据

(1)「中国人口分布和结构」山西科普网http://www.sxkp.com/kpw/kjbnews/news_view.asp?newsid=90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6/15/content_18252.htm.

(3)「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518.html.

(4)「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1c/d0404c.htm.

(5)「主要贸易伙伴累积顺逆差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商务斯http://wms.mofcom.gov.cn/aarticle/ztxx/ay/200703/20070304477730.html.

(6)「台湾关系法」美国在台协会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7)「台美军事合作的挑战与契机」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post/3/7673.

(8)人民网20111125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6393557.html.

(9)人民网201215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57278/16957840.html;http://world.people.com.cn/BIG5/8212/191606/242360/index.html.

(10)人民网2012528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12/c_123271308.htm.

(11)人民网2010813http://gs.people.com.cn/GB/188868/12438940.html.

(12)今日新闻网2012510http://www.nownews.com/2012/05/10/91-2812534.htm.

(13)中国评论新闻网2012613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8/2/102128237.html?coluid=93&kindid=7950&docid=102128237.

(14)中国评论新闻网201259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0/1/6/102101636.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2101636&mdate=0509080217.

(15)中国评论新闻网,2012525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0/5/102120588.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2120588&mdate=0525121025.

(16)中国评论新闻网,2012120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9/8/6/7/101986792.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986792.

(17)中国评论新闻网,2010815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2/5/101412590.html?coluid=137&kindid=4701&docid=101412590&mdate=0815000928.

(18)中国评论新闻网,201041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8/6/1/10128616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86162.

(19)中国评论新闻网,2012527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2/0/3/102120393.html?coluid=93&kindid=2777&docid=102120393.

(20)中国新闻评论网,201081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4/0/101414052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414052&mdate=0814091839.

(21)中国新闻网,201015日,http://www.chinanews.com/gj/gj-zd/news/2010/01-05/2055531.shtml.

(22)中国新闻网,20101110日,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focus/obamayz/11088619/20101110/16234169.html.

(23)中国新闻网,2009622日,http://www.chinanews.com/gj/gj-gjxqdb/news/2009/06-22/1743794.shtml.

(24)中央电视台,2012113日,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201/4aeaed3a-272e-4b04-a017-a01daee68504.shtml.

(25)中时电子报,2012611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061100388.html.

(26)北美网,20111219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singtao/20111219/09302998906.html.

(27)自由时报,2010924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24/today-fo5.htm.

(28)旺报,20101214日,http://tw.news.yahoo.com/%E7%BE%8E%E6%97%A5%E6%9C%80%E5%A4%A7%E8%BB%8D%E6%BC%94-%E5%81%87%E6%83%B3%E6%95%B5%E6%98%AF%E4%B8%AD%E5%9C%8B.html.

(29)星洲日报,2012426日,http://www.sinchew.com.my/node/245073.

(30)美国之音,2012614日,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article-20120528us-afghanistan-pakistan-155045915/1147905.html.

(31)泰国世界日报新闻网,201266日,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2/0606/article_96274.html.

(32)国际日报,2012614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628183.

(33)华夏经纬网,201228日,http://big5.huaxia.com/thjq/jswz/2012/02/2743017.html.

(34)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2613日,http://chinese.wsj.com/big5/20120613/baf144221.asp.

(35)新华网,20123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3/14/c_122833033.htm.

(36)新华网,2012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3/c_122651400_3.htm.

(37)新华网,2012330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globe/2012-03/30/c_131490095.htm.

(38)新华网,20124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2-04/07/c_122939439.htm.

(39)新华网,20111126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1-11/16/c_122286467.htm.

(40)新华网,200910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3/content_12222112.htm.

(41)新华网,2009612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12/c_123271308.htm.

(42)新华网,20125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23/c_123181564.htm.

(43)新华网,2012615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05/c_112127447.htm.

(44)新闻网,201255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5/05/c_123080811.htm.

(45)新浪网,20111222日,http://news.sina.com.cn/w/2011-12-22/223123678688.shtml.

(46)新浪网,201069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military/sinacn/20120609/19193456128.html.

(47)新浪网,201266日,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2-06-06/173561770571.html.

(48)新唐人新闻台,20111117日,http://www.ntdtv.com/xtr/b5/2011/11/17/a618925.html.-%E7%BE%8E%E8%BB%8D%E9%A7%90%E6%BE%B3-%E5%8D%B0%E5%B0%BC%E8%AD%A6%E5%91%8A.html.

(49)凤凰网,2011811日,http://v.ifeng.com/v/201108101339/index.shtml#0358fc15-995c-4a5a-a010-1b98f427df04

(50)联合新闻网,2012426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3/7054213.shtml.

(51)联合新闻网,2012413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025848.shtml.

(52)BBC中文网201228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08_japan_okinawa_guam.shtml.

(53)BBC中文网2012227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27_us_skorea_drill.shtml.

(54)BBC中文网2012518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5/120518_us_burma_ambassador.shtml.

(55)BBC中文网2012222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2/120222_afghan_koran.shtml.

五、英文书籍

(1)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2)Saul Cohen, Geopolitics: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8)

六、英文期刊与新闻

(1)Andrew Ross Sorkin,“Lehman Files for Bankruptcy; Merrill Is Sold“ in Asia,”The NewYork Times, 14 September 2008.

(2)Aaron L. Friedber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Fall 2005).

(3)Barack Obama, “Renewing American Leadership,”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07).

(4)Brock Tessman and Wojtek Wolfe, ”Great Powers and Strategic Hedging: the Case of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13, No.2 (June 2011).

(5)Emma V. Broomfield, “Perceptions of Danger: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no. 12 (May 2003).

(6)Hillary Rodbam Clinton, “Security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07).

(7)Roert Burns,“Hillary Clinton declares the U.S. 'is back' in Asia,” The China Post, 22 July 2009.

(8)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March/ April 1997).

(9)Thomsa J. Christensen,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Summer 2006).

(10)X, “The Source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XXV (July 1947).

七、英文学位论文

(1)Cheng-wuei Lee, “American Hegemony and China in East Asia,” (MA.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008).

八、英文网络数据

(1)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page=0,6.

(2)Rep. J. Randy Forbes, “America’s Pacific Air-Sea Battle Vision,” The Diplomat, March 8, 2012,http://the-diplomat.com/2012/03/08/americas-pacific-air-sea-battle-vision/.

(3)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2011_cmpr_final.pdf.

(4)Briefing by Defense Secretary Gates and ROK Minister Lee”, America.gov, http://www.america.gov/st/texttrans-english/2008/October/20081020121847eaifas0.7119104.html.

(5)”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2010/wp10165.pdf.

(6) “Field Listing: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01.html.

(7) “Field Listing: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195.html?countryName=&countryCode=&regionCode=%3E.

(8)Former Enemies Vietnam, US Ramp Up Defense Ties”, Voice of America, http://www.voanews.com/content/former_foes_vietnam_us_ramp_up_defense_ties/1146981.html.

(9) “Kyrgyzstan wants out of manas in 2014”, Rianovosti, http://en.rian.ru/mlitary_news/20120220/171419840.html.

(10) “Nuclear Testing In China’s Western Territory”, The Epoch Times, http://www.theepochtimes.com/n2/china-news/nuclear-testing-in-chinas-western-territory-204617.html.

(11) “NATO’s relations with partners across the glob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http://www.nato.int/cps/en/natolive/topics_49188.htm.

(12) “Obama announces Afghanistan troop withdrawal plan”, CNN, http://articles.cnn.com/2011-06-22/politics/afghanistan.troops.drawdown_1_afghanistan-drawdown-surge-forces-president-barack-obama?_s=PM:POLITICS.

(13) “Osama Bin Laden, al-Qaeda leader, dead - Barack Obama”, BBC,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3256676.

(14)”Panetta Says U.S.-India Relations Must Deepen, Grow for Pea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6636.

(15) Panetta to Travel to Singapore, Vietnam, Indi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6454.

(16) “Permanent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Australia”, Activist Post, http://www.activistpost.com/2011/11/permanent-us-military-presence-in.html.

(17)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defense.gov/qdr/qdr%20as%20of%2029jan10%201600.PDF.

(18) Sweet and Sour Recipe for a New China Policy, Rand Corporation,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andreview/issues/rr-winter-00/sweet.html.

(19)SIPRI Yearbook 2011”,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http://www.sipri.org/yearbook/2011/files/SIPRIYB1104-04A-04B.pdf.

(20)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

(21) “The ROK-US Mutual Defense Treaty”, Embassy of Republic Korea in the USA, http://www.koreaembassy.org/bilateral/military/eng_military4.asp.

 

 

责任编辑:孙宝灵  孔建会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