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时事评论

“民间外交”能否再次助力中日关系走出困局?

作者:杨丹志 来源:中国网观点中国 时间:2021-11-01

  

  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10月20日公布了在中日两国实施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民调中采集的大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日关系下行期两国的民意现状。

  民调显示中日两国民众高度认同两国关系重要性

  一是即使在中日关系处于下行的情况下,两国公众均高度认同两国关系的重要性。70.9%的中方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66.4%的日方受访者持同样观点。

  二是两国受访者都强调双方应加强相互协调及合作。82.1%的中国受访者和76.2%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后疫情时代应更加重视国际合作;87.5%的中国受访者、72.4%的日本受访者肯定自由贸易、开放秩序和多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54.6%的中国受访者、53.8%的日本受访者均认为应当坚持和平共处理念。

  三是大多数两国受访者均不回避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80.6%的中国受访者和56.4%的日本受访者都认为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大问题;62.4%的中国受访者和56.7%的日本受访者将领土争端视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四是大多数两国受访者都认识到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的重要性,认为中美关系波动起伏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在应对方面,最多的选择都是“把中美博弈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促进中日合作”。过半日本受访者希望“不站队”,大幅超过选择“更重视美国”的比例。

  从民调结果看,在中日关系问题上中日两国的主流民意还是倾向于和解、合作而非对抗,表明两国受访者中的大多数还是能够理性地思考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所绑架。

  “民间外交”“以民促官”难度很大

  尽管此次民调结果表明,重视和改善中日关系是民心所向,但民意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尚难判定。

  首先,中日关系能否改善并非仅受中日民间关系这个单一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日之所以实现邦交正常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前近20年里中日民间外交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下,中日民间关系的改善对于增进中日两国关系无疑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个作用极其有限。

  中日两国关系能否改善受到多个复杂变量,特别是中日两国的安全战略和国际格局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的安全战略致力于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本的安全战略旨在维护日本的核心利益,为日本实现其成为正常化大国的目标服务。日本对历史问题缺乏真诚、深刻的反思,加之在安全方面日本与美国牢固捆绑在一起,将中国作为防范、围堵的对象,甚至不惜在台湾问题上触及中国底线,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从目前日本政坛的种种迹象看,要期待日本政府为改善中日关系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可能性不大。

  其次,当前中日民间关系的改善本身存在难度。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人较去年上升13.2个百分点,达到66.1%。由民调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在上升。日本言论NPO称原因是美中对立激化和历史问题等导致。日方也有观点认为,疫情导致中国游客不能访日。中日在官方和民间都缺乏沟通,矛盾长期蓄积,自然就容易导致对立。

  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7%的中国受访者和95.9%的日本受访者通过本国大众传媒获得关于对方国家和两国关系的信息。而关于本国媒体对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贡献,83.7%的中国受访者持肯定态度,但在日本这一比例仅为19.6%。上述数据表明,日本大众传媒在促成中日关系改善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日本官方和民间民族主义情绪之所以逐步上升蔓延,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媒体的失职或误导相关。显然,促进中日关系改善,日本媒体也需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