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1日,美、日、菲三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峰会并发表联合声明。此前,已有美国战略界人士高调渲染这将是一场“历史性的,前所未有的三边接触”。细看美日菲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该声明是三方合作的具体行动指南,是在2023年雏形初显的美日菲小三边机制基础上,实现的所谓“历史性联盟转型”。
一是向战略性联盟转型。在南海问题上,声明悍然污蔑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为是“危险”和“侵略”行为,明确支持菲律宾的主张。在钓鱼岛问题上,三方立场也保持高度一致。三方重申共同“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谴责朝鲜试射导弹,同时在乌克兰危机中,明确表明支持乌克兰的立场。由此可见,美、日、菲三国在涉及战略和地区安全的重大议题上步调高度一致,向战略性联盟转型不可避免。
二是强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和“价值观同盟”特征。美日菲联合声明充斥对中国、朝鲜和俄罗斯的抨击,强调美日菲作为“印太”地区三个“海洋民主国家”的身份认同。强调美日菲机制之所以能够建立,在于历史纽带、强大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关系,以及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声明将建立一个“基于国际法的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和国际秩序”作为共同愿景。菲律宾作为前西方殖民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却成为美西方的“价值观盟友”。
三是致力于构建全面性的联盟关系。联合声明中大量篇幅涉及美日菲协力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和经济韧性、启动吕宋经济走廊、高科技开发、气候及清洁能源,以及加强供应链”等议题,表明美日菲三边合作已远超安全合作范畴,拓展为全方位合作。美日菲不仅是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也正在转型为经济与安全并重的全面性联盟。
四是强调美日的核心驱动作用。安全领域,美日表示将继续支持菲律宾国防现代化及海岸警卫队的能力建设。经济领域,美日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将充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促进菲律宾的创新经济、清洁能源转型和供应链弹性。在助力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及半导体劳动力培训方面,美日均有具体规划和安排。
三国联合声明的发布,标志着美日菲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地区安全事态无疑会产生复杂影响。
首先,加剧东海、台海及南海局势紧张。在美日菲合作框架内,美菲及日菲安全合作会继续加强。美日对菲提供军事援助,三国联合军演及联合巡航将常态化。三方甚至还极有可能联手介入台海,联合声明强调三方“无缝、迅速地合作应对任何危机或突发事件”。可以预见,日本在东海及钓鱼岛,菲律宾在南海纷争中的行为方式将更趋冒险。
其次,加剧阵营对立。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中,公开指责中国“不仅威胁到日本的和平与安全,也危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岸田文雄的演讲无疑是在制造阵营对立。美日菲联合声明不加掩饰地对中国进行攻击,正是冷战思维的再现,也反映出美日菲是一个排他性的小集团。在安全上对中国进行遏制围堵,经济上延续对中国“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制造分裂与对抗,与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三是干扰、阻碍区域合作进程。美日菲联合声明中多项内容涉及美国力推的“印太经济框架”,不遗余力拉拢菲律宾,试图对地区内中小国家形成示范效应。这无疑会冲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菲律宾“大建特建”战略的对接,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内的多边经济合作进程,在“印太”地区制造新分裂。
然而,菲律宾一旦将自己绑上对抗中国的战车,便会失去灵活外交的空间和余地。美国疲于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投入承诺能否兑现尚待检验。岸田文雄政府能否摆脱丑闻困扰实现长期执政也存变数。上述因素都可能影响美日菲关系的未来走向,意味着美日菲小三边机制向战略性联盟的转型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杨丹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